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沙理工大學教授鄭健龍看來,交通運輸是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交通便利程度在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具有先導性的地位。他從當初的裁縫匠到道路工程領域專家,用了幾十年的時間見證并參與著我國從“交通大國”到“交通強國”的跨時代發展。
(圖片由AI輔助生成)
1970年,鄭健龍初中畢業后,被父母送到了廠里學做裁縫。腳踩縫紉機,左右開弓用針線……直到現在,鄭健龍還記得如何做出一件襯衫。不過,在16歲的他看來,這點兒縫紉手藝沒多長時間就能學會,實在不是一件“年輕人應該干的活兒”。勉強做了3個月的裁縫之后,鄭健龍開始尋找其他的工作機會,“一心想讀書更想闖世界的我,當然不甘心做一名裁縫匠”。
“那時感覺自己的知識非常貧乏,所以想尋找一些能夠幫助自己成長發展的工作。”之后,鄭健龍挖過防空洞、修過鐵路、做過文藝宣傳員,甚至還在汽車修配廠當起了熱處理工人。
當時廠里的夜校正面向工人招生,鄭健龍便一口氣報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幾乎所有能報名的課程。后來,鄭健龍又被分配到了鑄造車間,做毛坯零件。半年之后,廠里要選拔幾位優秀工人進入大中專學校學習。鄭健龍憑借著勤奮踏實的工作學習態度,被列入候選人名單。廠里原本是想讓鄭健龍“陪考”,沒想到他的成績更好,硬是為他增加了一個招生名額,這才被推選到湖南省交通學校。
鄭健龍真正進入道路工程領域,還是一次陰差陽錯的意外。在這之前,他先后學過機械、力學等專業。“這些專業雖然有很大的差別,但在日后的實際應用中其實是能夠融會貫通的,不同的學科總能不斷帶來新的思路和靈感。”鄭健龍總覺得自己笨,所以進入大學后,他一直要求自己比別人更勤奮些、更努力些。那時,他讀的專業是工程力學,整日在計算機機房里算課題。
也正是因為這份勤奮,研究生畢業不久后,當時我國土木工程領域著名教授張起森看中了鄭健龍的力學運算能力,便邀請他加入自己的課題組。就這樣,鄭健龍開始利用自己的力學知識解決工程領域的問題,也逐漸將研究領域轉向了道路工程。1993年,鄭健龍申請到了比利時博士后基金,這在當時看來是一項公派留學的奇跡。從那之后,他的科研生涯便與我國交通事業牢牢綁在了一起。
公路膨脹土治理是鄭健龍回國后最想攻克的難題。膨脹土是一種不良土質,失水迅速收縮開裂,吸水急劇膨脹變形,如果在這種土質上建造路基、邊坡,就會面臨垮塌、滑坡的危險,因此被全世界工程師稱為“公路工程癌癥”。據統計,我國多個省區分布著這種特殊的土質。
他帶領著團隊在實驗室、工地現場做過無數次的測試、試驗。他發現,如果放棄以往“剛性治理”的加固圍擋辦法,直接給膨脹土鋪上一層可以隨氣候變化而變化的特制塑料格柵,也許能解決問題。這也是后來被稱為“以柔治脹”的新技術理念。就像是給膨脹土穿上了一件“伸縮衣”,無論天氣如何,都不會因膨脹、收縮的幅度太大而造成坍塌。2009年,“膨脹土地區公路修建成套技術研究”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做修路人,唯愿神州道路通達天下;當鋪路石,為求中華民族暢行五洲”是鄭健龍對自己人生的要求。在他看來,要想真做出有用的科研成果,就必須結合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開展研究。如果目標小一點,那就是要解決實際社會生活中的難題。
如今,鄭健龍依然對科研保持著一絲不茍、身體力行、立足實干的態度。“中國交通事業依舊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一方面要能夠支撐起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整體需要,讓廣大百姓滿意;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在國際上樹立起中國交通事業的學術地位。”面向祖國交通事業的未來,鄭健龍滿懷期待。(摘編自《中國青年報》——《鄭健龍院士:披荊斬棘為祖國交通事業“筑夢”》作者:許子威 許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