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國務院發布
《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
(下稱《意見》)
明確在北京、上海
重慶、杭州、廣州、深圳
6個城市開展營商環境試點
緊扣市場主體所需所盼
對接國際通行規則
著力破除阻礙市場投資興業的
體制機制障礙
穩定市場預期
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根據《意見》,重慶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的試點城市,將瞄準最高標準、最高水平開展先行先試,加快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營商環境制度體系,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意見》提出的改革試點舉措主要包括:
● 進一步破除區域分割和地方保護等不合理限制;
● 健全更加開放透明、規范高效的市場主體準入和退出機制;
● 持續提升投資和建設便利度;
● 支持市場主體創新發展;
● 進一步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
● 優化外商投資和國際人才服務管理;
● 加強和改進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
● 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監管,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流程監管機制;
● 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
● 進一步優化涉企服務等。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召開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進行全面部署,出臺《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持續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意見》《重慶市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等文件,推出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為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01
市場活力充分釋放
推行開辦企業“一網一窗一次一日”改革,網上辦理率達98.5%,平均耗時壓減至1天內。
開展“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專項行動,累計放款近1400筆、26.08億元。優化公共服務,小微企業平均接電時間由19.3天壓減至4.8天,水電氣報裝不再向用戶收取建筑區劃紅線外發生的任何費用。
今年1-10月,重慶新增市場主體45.5萬戶,較2020年和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14.63%、29.36%,全市市場主體達到315.41萬戶、企業98.96萬戶,企業家信心指數和企業投資意愿持續升溫。
02
法治環境持續改善
建立事前信用承諾、事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事后信用懲戒的監管機制,依據“紅黑名單”累計實施獎懲32萬次。
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制定71條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責清單。
深化川渝兩地知識產權合作,跨區域開展聯合執法、應急聯動,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
成立西部地區首個破產法庭,累計清理債務670億元,盤活企業資產378億,破產案件平均審理時間181天,同比縮短212天。
03
開放水平穩步提升
創新國際物流配套服務機制,推廣鐵海聯運“一單制”、鐵路運單物權化、貿易融資結算等規則試點,實現“一次委托”“一單到底”“一次保險”“一箱到底”“一次結算”,累計簽發多式聯運提單808票。
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累計業務量超過8700萬票,取得全國“單一窗口”第一票貨物申報等七個“全國第一”。
優化“離港確認”模式,推廣“提前申報”“兩段準入”,從貨物抵港、海關接受申報到貨物放行由1—2天壓縮至2小時以內,轉關手續辦理時間壓縮90%以上。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入選全國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是重慶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搶抓政策試點的重大機遇,也是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的重要任務。
下一步,重慶將抓緊編制重慶市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實施方案,貫徹落實《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和要求,有效承接國家授權或下放改革事項,積極探索、先行先試、率先突破,力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為全國營商環境建設作出示范。
01
細化改革舉措
結合重慶實際,細化各改革事項工作方案,加快制定配套政策文件、操作規程、辦事指南等。
建立改革事項任務臺賬,按照國家整體安排,倒排時間表和線路圖,高質量高標準推進創新試點。
02
抓好落地落實
建立常態化協調聯動機制,確保市級部門和區縣同步推進、同向發力、同頻共振,推動首批創新試點改革事項盡快落地見效。
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指導支持,加強與其他試點城市溝通交流,共同研究解決改革過程中的具體問題。
03
強化事項監管
統籌發展和安全,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監管措施,嚴格落實監管職責,健全風險評估、預警和防控機制,強化跨區域、跨部門信息共享、監管協作和風險處置合作,做到放管結合、風險可控。
文字:周小平
編輯:王斌
版權所有: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平臺支持:人民網
原標題:《營商環境創新試點,重慶將這樣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