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服貿會)服貿會觀察:數字貿易成經濟復蘇新動力?
中新社北京9月5日電 (記者 王恩博)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貨物貿易的情況下,數字貿易被寄予厚望,不少人將其視作推動經濟復蘇的新動力。但與此同時,它留給人們的問號也不少。
到底什么是數字貿易?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在5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數字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沿高峰論壇”上說,我們更傾向于認為數字貿易不同于電子商務,而是采用數字技術進行研發、設計、生產并通過互聯網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用戶交付的產品和服務,它是以數字服務為核心、數字交付為特征的貿易新形態。
從具體領域看,王炳南介紹,數字貿易包括軟件、社交媒體、搜索引擎、通訊、云計算、衛星定位等信息技術服務,數字傳媒、數字娛樂、數字學習、數字出版等數字內容服務,以及通過數字交付的服務外包等三大類。
雖然各方界定有所差異,但數字貿易的價值已被普遍認可。世界貿易組織預計,到2030年,數字技術將促進全球貿易量每年增長1.8%到2%。
數字貿易的力量源自何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認為,如今數據已成為貨物資本后最重要的貿易資源,數字貿易是數字時代的象征、科技賦能的標志,更是未來貿易發展的方向。全球服務貿易中一半以上已實現數字化,疫情蔓延使國際貿易面臨嚴峻挑戰,數字化成為降低疫情影響、對沖經濟下行的關鍵所在。
王炳南則提到,數字技術帶來顛覆性創新,催生大量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整體大幅度提升了全球價值鏈地位。此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數字辦公、數字醫療、數字政務、數字教育和數字娛樂等領域對保障民眾生產生活、防范疫情傳播擴散、加強全球經貿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展現出巨大的活力和實力。
近年來,中國數字貿易亦發展迅速。按中方統計,2019年,中國數字貿易進出口規模達2036億美元,占全國服務貿易總額的26%,同比增長6.7%。
但在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看來,中國數字貿易發展仍有空間可挖。他表示,按寬口徑計算,中國數字貿易占全球數字貿易比重仍較低,這與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并不對稱,其中還蘊藏很大潛力。數字貿易將成為中國經濟“雙循環”時代服務貿易高質量開放的亮點。
數字貿易方興未艾,中國與世界未來應如何一同做大這塊蛋糕,助力世界經濟復蘇?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表示,數字貿易的真正障礙來自人為壁壘,如稅收制度缺陷、數字巨頭壟斷、信息濫用等。未來,人們面臨如何從貿易中互相獲利的挑戰,各方需要避免零和博弈和民族主義心態,加強全球合作和多邊主義,同時在平臺、算法和規則制定過程中提高透明度。
懷進鵬則提醒,全球數字化進程不能忽視傳統中小企業和弱勢人群,要在新發展形勢下努力推動縮小數字鴻溝,扶持青年人創新創業,倡導包容文明,鼓勵開放合作,以數字技術、數字貿易增進人類福祉。(完)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