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經濟日報聚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探索和實踐,刊發了長篇調研報道《千帆競發海之南》,在海南引發熱烈反響。海南是如何踐行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未來又如何全面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記者就相關話題專訪了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沈曉明。
記者:2018年4月13日以來,特別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印發以來,海南省在自由貿易港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明顯進展?
沈曉明: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改革開放重大舉措。2018年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各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順利開局、蓬勃展開。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海南時用4句話肯定了自由貿易港建設成效:一是自由貿易港建設進展明顯,整體推進蹄疾步穩、有力有序;二是全省上下干事創業熱情高漲;三是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四是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4年來,海南經濟社會各方面發生了一些積極變化。一是自由貿易港政策加快落地。以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重點的180多項政策落地生效,以“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和貿易、投資、跨境資金流動、人員進出、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及數據安全有序流動為主要特征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正在逐步形成。“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試點積極推進并正增點擴區,封關運作準備全面啟動。
二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減少經濟對房地產業的依賴,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四大主導產業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主要支柱,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接近八成。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成功舉辦,購物、教育、醫療“三篇境外消費回流文章”成效初顯。經濟外向度4年提升8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超過海南建省前30年的總和。舉全省之力推動儋州洋浦一體化,在海口、三亞之外打造海南高質量發展的“第三極”。2021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歷史性走在全國前列。
三是科技創新邁出堅實步伐。充分發揮“氣候溫度”“海洋深度”“地理緯度”的優勢,以南繁種業、深海為重點的崖州灣科技城建設取得關鍵性成果,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項目開工建設。這些科技優勢正在加快轉化為產業優勢,南繁、深海、航天3個未來產業培育初見成效。4年來,高新技術企業數年均增長40%以上,營業總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
四是民生社會事業邁上新臺階。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在國家考核中連續3年獲評優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顯著縮小。“家門口上好學”和“小病不進城、大病不出島”正成為現實。大力推進安居房建設,努力把本地居民的房價收入比控制在10以內。實施人均預期壽命提升行動。治安形勢達到建省以來最好水平。
五是生態環境質量穩居全國一流。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入選首批國家公園,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和清潔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全國領先,在全國率先實施全面禁塑,裝配式建筑面積連續4年翻番,并滾動推出“六水共治”、博鰲東嶼島零碳示范區等新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標志性工程。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域生活垃圾“零填埋”,空氣、水質、土壤質量總體良好。
六是風險防控務實有效。堅持把風險防控作為影響自由貿易港建設成敗的最關鍵變量,切實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基本建成社會管理信息化平臺并實戰化運行。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疫苗接種率位居全國前列。依法妥善處理海航集團破產重整案件和一批房地產項目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七是干部人才隊伍活力迸發。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扎實有效,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有力增強。建立公職人員容錯糾錯辦法和案例發布制度、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為干部撐腰,鼓勵干部擔當作為,干部能力和作風明顯提升。堅持人才引進和培養并重,2018年以來直接引進人才40萬人,實施“南海系列”育才計劃培養本土優秀人才,推動人才加速集聚、量質齊升。
記者:今年4月總書記再次到海南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海南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團結奮斗、攻堅克難,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下一步如何貫徹落實?
沈曉明:今年4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到海南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賦予海南新的更為重要的歷史使命。我們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海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相繼召開省委七屆十二次全會和省第八次黨代會進行全面系統安排部署,全面落實“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全力建設“八個自由貿易港”。
習近平總書記這次考察海南時肯定了海南“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認為相當于浙江的“八八戰略”,是很明確很明晰的東西,不需要再爭論討論了,就這樣繼續走下去。所謂“一本”,指的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這是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根本遵循。所謂“三基”,指的是三大制度基石,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所謂“四梁”,指的是目標定位,即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所謂“八柱”,指的是八根重要支柱,即政策環境、法治環境、營商環境、生態環境、經濟發展體系、社會治理體系、風險防控體系、組織領導體系。
省第八次黨代會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海南重要講話作為鮮明主題主線,提出了建設“八個自由貿易港”的目標任務。即建設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自由貿易港,勇于創新、充滿活力的自由貿易港,產業聚焦、區域協調的自由貿易港,生態一流、綠色低碳的自由貿易港,安全有序、風險可控的自由貿易港,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自由貿易港,平安法治、文明和諧的自由貿易港,黨建引領、風清氣正的自由貿易港。接下來,我們將按照“一本三基四梁八柱”這個“施工圖”,全力推動“八個自由貿易港”各項舉措落到實處,穩步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記者:2022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攻堅之年,也是封關運作準備的關鍵之年,海南如何更好發揮“雙循環”交匯點優勢,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自由貿易港建設?
沈曉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生命線。今年,我們將著力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推進全島封關運作。把全島封關運作作為自由貿易港建設的“一號工程”,全力推進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壓力測試清單落地實施,確保2023年具備封關硬件條件、2024年完成封關各項準備、2025年如期順利封關運作。
二是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積極推動鼓勵類產業目錄、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等動態調整。加快實施貨物貿易零關稅、服務貿易“既準入又準營”、加工增值免關稅等政策,加快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三是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發揮海南處于東南亞和中國大陸兩個最活躍市場交匯點的優勢,積極融入泛珠三角和北部灣城市群,實現與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等重大國家戰略聯動發展,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的合作。
記者:隨著RCEP協定今年1月1日生效和中國去年9月正式提交申請加入CPTPP,以及其他自由貿易試驗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發展,海南自由貿易港面臨的競爭態勢如何?海南優劣勢如何?如何實現差異化發展?
沈曉明:對接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目標的應有之義,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的具體行動。當前,海南還存在基礎薄弱、市場主體少、經濟流量小、外向度低、人才短缺等短板。我們將立足自身優勢,努力揚長避短,實現差異化發展。
一是發揮好海南獨特的區位優勢,在配置全球資源上下功夫。從海南出發,4小時飛行時間可以覆蓋亞洲21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47%的人口和30%的GDP;8小時飛行時間可以覆蓋59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67%的人口和41%的GDP。特別是海南連接著東南亞和中國大陸兩個最活躍市場。我們將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打造國內企業走出國門、外商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門戶,努力在配置全球資源方面作出更大貢獻。
二是發揮好海南獨特的政策優勢,在對接國際經貿規則上下功夫。當前海南仍處于政策的“窗口期”“紅利期”,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好自由貿易港政策與RCEP規則疊加效應,在已實施項目的基礎上,圍繞農產品生產加工、交通運輸、文化旅游、平臺建設等方面謀劃推出一批有影響力的重點項目。同時,充分發揮海南改革開放試驗田優勢,出臺對標CPTPP開展先行先試試點措施,開展高水平壓力測試,為我國加入CPTPP、DEPA積累經驗,提供制度案例和數據支撐。
三是發揮好海南獨特的生態優勢,在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上下功夫。我們將滾動實施標志性工程,保護和利用好熱帶雨林這個“國寶”,向世界展示中國國家公園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豐富成果。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把資源稟賦變成發展優勢,讓綠水青山的守護者得到更多實惠。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布局,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爭當“雙碳”工作優等生。(經濟日報記者 王 偉 潘世鵬)
更多報道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