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地處嶺南,毗鄰香港、澳門,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如今,廣東又在高質量發展大道上砥礪前行。
堅持制造業當家
近年來,廣東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今年前4個月,全省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4.1%,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25.6%,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30.1%。汽車制造、家電制造、玩具制造、模具制造等一大批產業開花結果。
家電制造業經過多年發展,形成完整產業集群,打造出美的、格力、格蘭仕等知名品牌。廣東的小家電也優勢明顯。2022年,廣東省小家電企業超17.2萬家,全國占比為14.4%,電風扇、電飯鍋等小家電產品占據全國約一半份額。
作為數字經濟大省,廣東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為50%左右。在促進“數”“實”融合發展方面,廣東一直走在前列。
用手機掃一掃商品上的二維碼,商品信息、企業信息、物流信息一覽無余。這張“數字身份證”源自廣州南沙新區首創的數字經濟公共基礎設施——全球溯源中心。該中心向全球企業、消費者平等開放,其應用涵蓋一般貿易、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出口等貿易方式,累計賦碼1.1億個,全球15039家企業參與,涉及商品品牌8716個。
數字化也為傳統產業轉型提供了機遇。位于佛山市的海天味業產品生產全過程近500道檢測工序均通過大數據完成,最高速度達5.2萬瓶/小時的智能快速包裝生產線,只需4人到5人操作。
新型通信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撐。汕頭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將為跨境金融、流媒體等對時延敏感的業務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數據傳輸支持。
“作為全國唯一兼具華僑和文化的功能性平臺,華僑試驗區將依托數字新基建,重點發力跨境電商和流媒體,加快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汕頭華僑試驗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俊毅說。
推動體制機制創新
廣東推動形成一系列制度創新成果,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商事登記“跨境通辦、一地兩注”機制在不改變琴澳兩地法律規范的前提下,建立了高度便利的一體化市場準入體系,琴澳投資者跨境商事登記便利度顯著提升,辦理時間縮減60%。“足不出‘澳’就可以辦理業務,吸引了越來越多澳門投資者在合作區投資興業。”澳門天網智控科技(珠海橫琴)有限公司商務發展總監梁一毅說。
在港珠澳大橋公路口岸,出入境客車、貨車全部實行“一站式”自助查驗。珠海海淼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翁錫鵬說,大橋開通后,僅1小時左右就能把貨運到香港,海產品存活率大幅提升,運輸費用也節省近一半。
在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內,一批電路板在“一站式”辦理好海關手續、完成航空安檢后,即將通過海運直達香港機場裝機,發往全球。4月18日,空港中心正式運行,作為全國首個直達機場空側的跨境海空聯運項目,空港中心在全國首創跨境安檢前置,在東莞設立香港機場貨站,為企業節約成本近30%。
深圳前海合作區則在吸引香港企業和人才、加強深港合作等方面,做了諸多有益嘗試。“前海良好的就業環境和發展前景,以及眾多優惠政策,吸引了越來越多香港企業、青年落戶。我們夢工場北區目前有46支香港團隊。”深圳市前海園區運營有限公司楊斯偉介紹,由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深圳青聯和香港青協三方共同發起的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旨在打造香港青年在內地發展的“第一站”。“夢工場提供了很多幫助,讓我們融資更順暢、交易更合規。”從事大宗玉米倉儲管理貿易的香港青年孔繁曦說。
實現綠色發展共贏
廣東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面推動綠色轉型。
在湛江市麻章區湖光鎮金牛島,紅樹林連綿數公里,成群白鷺自由翱翔,一派生機勃勃景象。紅樹林在凈化海水、調節氣候、保護海岸、防災減災、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安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保護紅樹林,是廣東保護生態系統、保持生物多樣性的生動注腳。目前,湛江紅樹林面積達6398.3公頃,占全國紅樹林總面積的23.7%。
在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紫南村,寬敞整潔的馬路、隨處可見的園林景觀、清澈見底的河流……廣東加強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優越的環境吸引了包括3家上市公司、26家規上企業在內的60多家優質企業落戶紫南。2022年,全村集體合同收入1.2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超10萬元。紫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潘柱升表示,紫南要勇當鄉村事業領先者、創新者,為廣東省乃至全國農村提供中國式現代化鄉村的樣板。
(經濟日報記者 趙淑蘭 武亞東 秦 悅 喻 劍 王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