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特約專家、文化經濟學家彭中天從設計、傳統與創新、美學等方面談了他對景德鎮作為世界瓷都的一些建議,情真意切,字字珠璣。本文根據作者文章編輯整理,略有刪改,經作者授權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經濟網”。
彭中天 中國經濟網資料圖
與世界對話,為時代造型。前虛后實,時空轉換,貼切地表達了景德鎮應承擔的歷史使命和當代責任。
與世界對話的口號早巳家喻戶曉,那什么是為時代造型呢?又何來此說呢?陶瓷是關于設計造型的藝術,這個問題被嚴重忽略。
如今中國進入了一個偉大的時代,應該有屬于這個時代的經典造型成為后人斷代的標志,也是創新的具體體現,才不負這個時代的榮光和歷史使命。
設計是陶瓷的靈魂
什么是設計?設計是人類為改變世界、創造文明而進行的造物與美化計劃,是為構建有意義的秩序而付出的有意識的直覺上的努力。總而言之設計就是設想、運籌、計劃、預算的一個過程。是代表人類階段性智慧、創新與技術的物化具體表現。
那設計與景德鎮到底有什么關系呢?在現在這個時點再次強調設計有什么現實意義呢?
首先從陶瓷的本源上說,就是基于設計的且兼顧美觀與實用的造型藝術。瓷器,器為本,器為道,故有以器載道之說。而器的源頭就是設計,價值也在設計,今天我們看到的所有經典造型、美學呈現與實用功能全都是設計使然。
從這個意義上說設計是陶瓷的靈魂,既是抽象的藝術方式表達,又是具象的使用價值呈現。我們耳熟能詳的抱月瓶、將軍罐、玉壺春、梅瓶、紙槌瓶、天球瓶和觀音瓶,哪一件不是唯妙唯俏、美侖美奐,充分展示了設計之美,成為了陶瓷的文化符號和時代年輪的記憶。
可這些設計師卻被歷史淹沒了,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甚至也沒有人去想這個問題,這難道不是問題嗎?
如今我們津津樂道的陶瓷美術與工匠技術在設計面前都應低下高貴的頭顱,這二者之間是道與術的關系,古人云:萬術從道,道定乾坤。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于術也!
具體來說,設計定器,器為本體,藝只不過是對本體的修飾與美化,器之不存,藝將焉附。而技藝僅僅是實現設計的手段與過程,是被動的參與和高級的呈現罷了。美術與技術只是整體設計的美化與延伸,過份突出工藝與美術是對設計的大不敬,是本末倒置,是舍本求末。
陶瓷設計應該從學術上獲得應有的地位,陶瓷設計史也應成為當代的一門顯學,陶瓷設計史上的先賢們理應成為我們景仰的對象,陶瓷設計師更應成為今天令人尊敬的職業。唯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千萬不可因小小的技術改良和無關痛癢的造型變化而自我陶醉,此乃雕蟲小技耳。
景德鎮唯有從理論到實踐上重視設計,并把設計上升到戰略層面,廣聚八方英才,真正做到設計引領,才能令世界矚目、同行欽佩,才能重登世界瓷都的寶座而號令天下,舍此無它!
陶瓷設計是傳統與創新的轉換器
國家陶瓷文化傳承與創新試驗區是歷史的重托,也是時代的召喚。什么是傳承與創新?所謂傳指傳統與傳遞;承指承接與繼承;創指創造與創意;新指新貌與新型。分別對應的是有人愿意把好東西向下傳;有人愿意并主動去接受;創則多指觀念與技術的更新或顛覆;新是創的結果和新事物、新面貌的呈現。
這其中文化是傳與承的關系,文無脈不傳,無脈則無魂。必須是先繼承后改良,但千萬不可革文化的命。而創新則是一場革命,是對舊事物的否定,不打破舊,新是出不來的,所謂不破不立也。新由觀念起,由具象終。古人云:象由心生,創心方創新,大氣乃大器。文無象不生,無象則無型。
陶瓷的型與象是設計的結果,是新理念的現實呈現。陶瓷設計本身一頭連著傳統,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文脈,一頭連著文象;一頭連著美學,一頭連著實用。是非常重要的轉換器,也是決定瓷都地位的定海神針。
過去的景德鎮由于上接皇家文化,在器型設計上是由造辦處統領,集中了當代最好資源,可謂是一步登天,那些千年留傳下來的經典器型,造型別致,氣象萬千,讓人過目不忘、美不勝收。
如果說是皇家文化與設計及能工巧匠的絕技奠定了昔日景德鎮的歷史地位,那么今天的景德鎮想重登世界瓷都的寶座要靠什么?一定是從設計著手,通過打造一流的設計功能平臺和優惠政策,來吸引國內外的設計高手入駐,提高設計師的地位,切實保障他們的智力成果能得到有效利用并不受非法侵犯,從稅收優惠、知識產權登記、產品孵化到價值評估、抵押貸款與維權措施,提供一條龍的專業服務,并配套設計人才創投基金與產業引導基金,讓景德鎮成為世界設計大師向往的人間天堂,成為無可爭議的世界陶瓷設計之都。
其實簡單說,就是集中有限的財力和物力去抓人,在設計的弱簿環節上打深打透,以軟實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以設計引領未來,用創新為時代造型。偉大的時代一定有代表這個時代的文象供歷史記憶,否則一切都是虛幻!
陶瓷設計是美學和實用的結合體
設計是美學與實用的結合體,美學通過設計而被體現和感知,或外觀或內在。美學是貫穿人類生產與生活最重要的元素,具體表現在生活美學與城市美學之中。
以生活美學中的陶瓷為例,古人留下的經典器型幾乎是完美無缺。宋代是集美學大成者,宋元時代的陶瓷設計更是近乎極致,它的線條無論從哪里個角度看都給人以美感,集簡約、空靈于一身,加上單色釉的烘托,真的是多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明代的粗曠継承了宋元的基因,到成化又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清代雍乾把陶瓷藝術推向繁復、精巧且不計成本;民國以后在瓷器設計上沒有什么大的創新,沒有代表這個時代的經典造型,只是在釉彩上有所突破。
偉大的時代必須給后人留下時代造型與記憶,世界瓷都的國際地位也需要設計來支撐和引領。可見從設計這個領域去取得實質性的突破是當前景德鎮最為緊迫的歷史使命,也是破傳承與創新之題最為關鍵的一把鑰匙。
再說城市美學。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建筑體量超過了五千年歷史的總和,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但工藝水平和美學價值卻遠不及古人,蓋因為當今美學修養和工匠精神的缺失,用速度和浮躁代替了專注和極致,以致于丑美不分,還自丑不覺。
其實無論從設計者、建設者、投資者到決策者都是想建一座傳世之作的,只是因為缺乏美學觀念。
過去的景德鎮注重生活美學,而忽視了城市美學,委屈了自己而照亮了別人。這幾年來開始補課,在城市美學實踐上取得了顯著成就,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比如建筑風格、城市功能、文化符號、年代標識、環境美學等,尚缺頂層設計和統一協調,各自為戰是拼不出一張壯麗藍圖的,更別說打造美感十足的個性化城市。
要從戰略高度來重新認識設計對景德鎮的重要意義,從瓷茶再出發,圍繞創意設計,凝心聚力打造屬于自己的新瓷業、新茶業、新城鎮、新文旅、新生活,讓一個充滿生活與城市美學的新CHINA亮麗而個性地展現在世人面前,給世界以驚艷和震撼,這才是景德鎮應有之義呀!
景德鎮的設計必須有三性
一個城市必須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我特故我在,這才是你存在的理由。
景德鎮自古就是以陶瓷和茶葉而聞名天下的第一鎮,是中國最古老的有產業支撐和市場響應的特色小鎮,從誕生第一天起就卓爾不凡且與眾不同,特色早已溶入其血液并形成鮮活而旺盛的生命。可以這么說,沒有特色就沒有景德鎮,或者說失去了特色的景德鎮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既然如此,在這一輪的城市美化和升級的歷史進程中,如何彰顯自己的唯一性、突出原創性和體現差異性就應成為設計景德鎮的指導思想。
唯一性很好理解,就是人無我有;原創性就是人有我先;差異性就是人有我特。這其中不雷同是關鍵,景德鎮只能被別人模仿而絕不抄襲應成為共識。但僅有此還是不夠的,必須自始自終貫穿美學理念,不但要做最特的,還要做最美的、最好的,美好才是人類追求的目標。離開了美好二字的唯一性、原創性和差異性也就一錢不值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學性才是檢驗一切工作的最高準則!無論是器物美學、生活美學、城市美學還是環境美學,景德鎮都應該有自己的范式,有自己的判斷標準。
現在我最擔心的有兩點:一是決策者們對唯一性、原創性、差異性理解不到位或執行不力而形成大量的同質化與共性化的東西,從而讓景德鎮失去特色而使其價值大打折扣;二是決策者和建設者由于缺乏美學基礎,雖然落實了三性,也非常給力,但因憑空多出一批丑陋不堪的項目而毀了景德鎮。
因此,從城市整體風格的把握到個體項目的美學把握都應納入設計與審查的范疇,三性是判斷標準,美學是終極目標。要牢固樹立:做好小而美,反對大而全;打造軟實力,拒絕硬傻僵;爭取特優強,羞于同質化;自然是金山,人文價更高等個性化理念。
“還設計師以歷史地位,展陶瓷設計之都新形象。”
我發現景德鎮人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活的很現實,人人都是絕佳推銷員。對祖先的光榮歷史只會大而化之的講講,然后很快就與自己相關聯,接下來當然是推銷產品了。但真正愿花時間去研究歷史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了,以至于有人提出瓷之本、鎮之初、茶之源這樣的本源問題時,很少有人能答得出。其實不管是要做旅游了,還是要瓷茶再出發,或是把創新叫得震天響,說不清自己就必然沒有未來!
還是從設計這個角度來說吧,歷史上留傳下來的這些經典器型是誰設計的?又是經過什么人批準及改進與定型的?估計沒人能說得清楚,白白借用了人家幾百年,連該具體謝誰都不知道,只知謝天謝地謝真宗,還有唐英和童賓。當然后面又增加了與造型有關的寧封子和趙慨,與童賓共稱三圣,但外界知道的并不多。
現在把經典器型與具體人名相對應可能是無法考證了,甚至連一個傳說都沒有,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古代離我們太久遠,搞不清楚還情有可原,近現代的這一課總該補上吧?
據我所知對景德鎮現當代陶瓷設計做出了突出貢獻的彭友賢、祝大年等人的研究者也甚鮮,亡羊補牢猶未遲也,我希望有關學者和知情人能盡快填補這個空白,也希望景德鎮的有關媒體盡快推出“設計達人”這個欄目,普及設計常識,推出代表人物,造成尊重設計師的社會氛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政府形象,下大力氣打造優秀設計師聚集平臺,舉辦有國際影響力的陶瓷設計大賽,重獎設計人員,并通過造型產權轉讓拍賣讓獲獎者得到實惠,這樣才能吸引世界上更多的設計師參與其中。
一個沒有設計支撐的世界瓷都注定是走不遠的,我們不僅要“與世界對話”,更要“為時代造型”,還要“創華夏美業,續歷史榮光!”。今日之景德鎮正處在千年一遇的時代風口,也承擔著傳承與創新的歷史重任,必須拿出舍我其誰的勇氣和擔當。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查看作者更多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