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天,我們的創新版圖與模式前所未有的寬闊與多樣,而設計作為創新的媒介和驅動力,正在其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設計走過的輝煌歷程,可以清晰看到設計在驅動創新發展、助力社會進步中的身影。
與時代發展共振
隨著科技飛速發展,尤其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來臨,設計的概念正在不斷演變和擴展。今天的設計,不再只服務于制造業和日常生活的“造物”,在“大設計”理念推動下,設計正打破原有知識結構和職能邊界,與先進制造、工程建設、網絡經濟、文化創意等領域深度融合。
這種設計理念的轉變,體現在新中國設計發展之路中。70年,我們從自力更生到開放學習,再到自立自信、行健致遠。從第一座由中國人自主設計的南京長江大橋,到被稱為“新中國兩大奇跡”之一的紅旗渠,這些偉大工程體現出那一時期中國人民的設計創造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世界的交往聯系日益緊密,設計界也打開窗口積極學習,展現出新氣象。高校院所、設計機構、制造企業等主動聯合,成立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為“中國制造”加油提速;集美設計中心等一批獨立商業設計機構萌芽生發,深圳特區成為設計人才聚集地;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成立及“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評選為大眾帶去生活之美與時代新風;深圳平面設計協會及其“平面設計在中國”系列展覽,引領平面設計在中國的專業化發展;海爾、美的等一批家電制造企業借助工業設計的力量率先走向世界……可以說,伴隨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尤其是制造業的蓬勃發展,中國設計步入快速上行道,不斷為全社會注入勃勃生機。
新世紀以來,北京世界設計大會與首屆北京國際設計周的成功舉辦,為中國設計走向世界,以及國際設計資源加入中國經濟建設提供契機。在首屆北京國際設計周中,公眾在“北京設計之旅”手冊和地圖的導示下實地感受設計的魅力,設計的價值和意義在全社會得到廣泛傳播。2010年,“工業設計”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體現出設計在我國創新發展事業中的重要作用。
邁入新時代,設計從承擔“美化”造型職能的工具,拓展為一種具有行業普遍性、全民參與性的創新智識。它打破學科邊界,推動科學家、工程師、藝術家與設計師緊密協作。新的合作模式賦予各領域強大動能,為我國產業經濟、文化發展和民生事業帶來新鮮活力,設計已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名片。
與科技進步共贏
科技創新事關國計民生,技術成果如何轉化成具體產品以更好地為社會服務,需要設計思維介入,繼而以人性化因子滿足不同需求。與此同時,設計思維先導的模式也開始成為科技開發取得實效性的保障。設計與科技的有機結合,正在全球范圍內不斷催生顛覆性創新成果。
近些年,中國設計在與科技協同創新領域取得可觀成果。《科技中的設計(2018年度報告)》指出:“中國對體驗設計領域的持續引領在規模和復雜程度上都令人吃驚。”大疆無人機、科大訊飛智能語音、支付寶、共享單車等產品之所以引人矚目,正因其具有開放的設計思維和卓越的產品體驗。通信制造領域的創新設計改變了外界對“中國制造”的固有印象,也深刻改變著當下生產生活的運行模式。中國的手機設計師已經從生產鏈下游做“產品造型”,更多前移至上游——與工程師一道尋求整體方案的創新突破,華為、小米等一批民族品牌已牢牢占據世界手機生產領域前列,他們的成功展現出一條未來發展之路——“中國制造”轉型為“中國智造”,突破口在于整合式的創新設計。
大國崛起離不開大國工程。今天,工程師與設計師間的協作日益緊密,先進工程技術在社會應用中得到更加快速有效、智慧人性的融合落地。“復興號”高鐵、“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等一批制造領域的國之重器,港珠澳大橋、虹橋樞紐、大興國際機場等一系列世界級交通工程,無不于細節間體現出設計的價值。
與傳統文化共生
今天的中國設計不斷在全球語境中重新審視自身文化基因,自覺守護人文傳統,弘揚中國精神,為國家形象塑造和文化傳播貢獻力量。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優雅靈動的祥云應用圖形、古樸有力的篆書體育圖標等設計,實現了中國傳統符號與奧運盛會的完美結合,使奧林匹克精神因中國設計而更具魅力,也向世人展現出當代中國風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整體設計讓大國形象再次閃亮世界舞臺。尤其在“中國館”的設計營造中,通過對“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等富于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主題詮釋,將民族文化與時代精神相融,彰顯大國風范。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設計。隨著形式多樣的文化產品走進市場、走向世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有效傳承、創新與傳播。無論在以“故宮文創”為代表的文化衍生品設計中,還是由眾多設計師參與幕后制作的《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設計在文化產業中的巨大推力。
與鄉土民聲共情
中國的社會創新設計已在各公共領域自覺肩負起越來越廣泛的社會責任,其主要通過參與城市更新、社區改造、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等方式與百姓生活深度對接。這種從專注造物的形式功能關系,到成為社會創新實踐工具的轉變,在過程中更注重系統組織規劃和全民參與實踐,在成果上更注重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增進民生福祉,進而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歷史文化街區保存了城市的文脈與記憶,如何對其進行保護、升級和發展,使其更好地融入當代城市生活,成為當下設計面臨的重要命題。2011年啟動的北京“大柵欄更新計劃”便是一次有益嘗試,通過城市規劃師、建筑師、藝術家、設計師與政府組織、企業家間的跨界合作,探索出一種城市歷史文化街區有機更新的新模式;2018年發起的“法源寺街區更新計劃”則將城市策展與社區建設相融合,對“參與式營造可持續街區”的老城更新模式進行了創新升級。
在促進城鄉交互發展問題上,以上海崇明島豎新鎮仙橋村為基地發起的“設計豐收”項目,專門思考如何通過設計的主動介入來促進城鄉之間在物質、資金和人員方面的交流,經過12年的研究與實踐,“設計豐收”已成為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青年鄉村創新創業項目。
在新農村建設事業中,保護與振興傳統村落一直備受關注,貴州板萬村改造項目正是這方面的創新實踐。設計師、建筑師和藝術家參與其中,一方面于傳統物質空間的續存上做文章,另一方面于在地文化的傳承發展上下功夫,兼顧地域生態、文化保護的同時,為鄉村建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今天,崛起的中國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歷史巨變,鍛造“創新”這把鑰匙,需要設計師們協力奮斗。未來的中國設計,將更加關注與科技協同創新,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推動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