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1月26日(周五)在北京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舉辦“2013年中國經濟預測發布與研討會”。圖為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第七、八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致辭。中國經濟網楊瀟/攝影
以下為成思危發言: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作為學術委員會的主席我有責任來參加今天的會。我想談第一個問題,我們要大力的發展預測科學,對于預測是不是科學?有些科學家是有爭論的,說你們這玩意不就是算命,算得不一定準,其實這不是科學,其實預測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難的科學,為什么?因為預測是對未來的情況進行判斷,而未來情況的判斷我說過一句話,叫做預測總是測不準,但是沒有預測是萬萬不能,為什么?因為對未來情況的判斷受兩個局限,一個是客觀事件非常復雜。而且客觀事件的變化,所以我們往往研究一個情況的時候,等研究完這個情況就變化了,所以需要有一個預測它變化的方向是什么?大概的一個判斷。第二個限制,就是人們對客觀事件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所以由于這兩個原因,預測永遠是測不準的,但是沒有預測是萬萬不能的,沒有預測,就沒有方向,你就不可能進一步采取什么樣的行動,所以預測在世界各國來說都是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經濟、金融、政治、軍事這些領域來說,沒有預測是不行的。
我們中科院建立幾年來是取得了不少成果,從預測的方法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比如著名的TEI@I這個方法,還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另外一方面,他們的預測是為國家宏觀政策服務,中央領導的批示中有一半來自中科院,很不容易,中央領導不關心這個問題,是不會給批示的,所以在預測科學的發展上和在預測支持國家宏觀決策上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所以對于這樣一個中心我覺得應該給予更大的支持,應該支持他們從學術、方法、研究上和從實用的角度,兩個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這是我們講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現在預測工作怎么樣進一步和最近的大數據連接在一起,大數據是一個很流行的詞,上個禮拜我和李院士開了一個高層的大數據研討會,十幾位中科院的院士參加,為什么要把大數據問題提出來,而且作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因為現在世界的發展,數據顯示了四個主要的特點,一個數據量特別多,而且是海量,是十的多少次方,是這樣大量的數據。第二,數據的形態有很大的變化,我們以前是數字、文字,現在包括視頻、圖片、音頻等等,數據的形式有很大的變化。第三,獲取數據的速度要求越來越高,像我剛才說的,如果我們分析數據越來越快了,就要結合于實際的情況。最后一點,從數據里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是越來越難了。這個數據越多,那么真正從數據里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可以說是很少很少,所以這是大數據的四個特點,也是我們預測科學中心遇到的問題,遇到的數據量越來越大,如何從這個數據里頭能夠拿到有價值的信息,有價值的知識,這個恐怕是我們科學中心將來要做的事情,我們要看到大數據的潮流。
大家知道,從數據分析來看,大概是三個階段。第一,數據的搜集。你得通過各個方式,把數據拿到,當然這個搜集的過程,得有真實性的辨別。第二,數據的分析。數據的分析不僅僅是把它做一個分析整理,而且也加進了一點判斷,使得當時的數據成為一種信息。第三,從數據里去提煉出知識,來指導我們的行動,因為最終的目的不是拿一大堆數據給你,而是從數據里得到什么樣的知識和結論,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行動?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今天零下10度這是數據而已,但是通過我們接受數據以后就會有一個比較,今天比昨天冷,這就是經濟處理了,和過去的數據比較,這是作為一個信息了,這有主觀的味道在里頭了。第三個,因為今天比昨天冷,所以我加衣服,這是體現到行動的知識,就這個意思。所以我們在大數據的研究上要下功夫,數據的搜集,數據的分析要整理,以及從數據當中發現有價值的信息,這個都是我們需要做的,當然數據大部分的搜集是信息技術的問題,但是數據的分析整理就不是信息技術的問題,這里頭我們專門在北航做過一個數據的分析,實際上符號數據分析,函數數據分析等等這些新的數據處理方法要去掌握,并且去發現我們自己的知識。
第三步,數據挖掘,知識的發現,這些技術大概也是在發展,但是我們還需要有更多的事后做預測工作的知識提煉的技術。當然我說了預測永遠預測不準,但是我通過改進我們的方法,通過大數據,技術、理論、方法,改進預測方法,可以使我們的預測更加準確一些,這個是第二個要求。
第三個看法,現在我們預測中心做的預測主要還是短期預測,比如說做今年的,這種做法在我們預測里頭,我講過有兩種方法,客觀概率法和主觀概率法,這種做法是偏客觀概率法,從過去的數據來推斷一年以后它的變化,那么這種情況,我們通過分析,通過結合一年里頭發生的情況,得到我們的預測結論,但是這個只適用于短期,為什么?因為長期的話,有很多因素,是從你過去的數據里得不到的,包括客觀事件的變化,科學技術的進步等等引起的,你從過去的數據當中沒法推斷的,但是現在從預測中心來說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要做中長期的預測,特別是我們現在國家提倡頂層設計,所謂頂層設計實際上就是戰略規劃,戰略規劃需要的不是一年兩年了,而且需要展望五年十年,那么展望五年十年的話,這種中長期的預測就不可能完全用過去的數據來推斷,用過去的數據再加上經驗來共同進行分析判斷,人腦和電腦結合起來,把數據和人的經驗結合起來,創造出來中長期的預測方法,這個從預測將來的方向當中來說也是重要的,我們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不能夠對中長期的未來有更清晰的分析,那也是不行的,大家可以看到著名的學家托夫勒這些人是說中長期的預測的,也是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今天我就是提這么三點。
第一點,預測是一門科學,我們應該進一步去發展科學,從理論和方法上,以及從實用的角度上去發展它,讓它既有學術性,創新性也有實用性。第二,我們要看到大數據的出現,它的理論方法我們要掌握,要運用大數據的技術,來進一步改進我們的預測。第三,希望我們的預測工作要從短期的預測發展到中長期的預測,為國家長遠的經濟決策起到更重要的支持作用,今天時間關系,就不多說了,就說這三點意見,我希望預測中心在已有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努力,而且和國內的方面共同配合,大家加強協作,使得預測的科學水平更加提高一步,更好的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服務,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