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紅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短視頻博主變身“探店達人”,消費者也熱衷于追隨達人的推薦,“按圖索驥”到店消費。探店讓網絡博主積累了粉絲,獲得流量;消費者節約了試錯成本,品嘗美味;商家也提升了知名度,擴大銷售。這本是一件三方共贏的好事,但近來隨著霸王餐、惡意差評、虛假推薦等問題頻頻出現,“變味”的探店引起了人們的反感,需要加以規范。
從消費者角度看,真實是探店的要義,誠信才能走得長遠。博主連接著商家和消費者,探店內容一旦失真,就會一損俱損——博主失去粉絲信任、商家涉嫌虛假宣傳、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探店內容頻頻翻車,影響的是大家對整個市場的信任度,動搖的是行業賴以生存的根基。這就要求博主們增強自律,珍惜信譽,用真實的作品贏得流量。
從商家角度看,酒香也怕巷子深。數據顯示,2022年,在某短視頻平臺,有72%的商家邀請過博主探店并收獲訂單。商家借助探店擦亮招牌、吸引客流的行為本無可厚非。但要意識到,過硬的品質和服務才是商家長久生存的“基本盤”。一時的流量涌入雖能收獲“快錢”,但吸引回頭客、打造金字招牌還要靠練好內功、做好分內事。
除了博主和商家的自律,整治探店行業亂象還要靠制度約束,強化平臺的主體責任,明確各方應遵守的規矩。某視頻平臺近日發布《餐飲探店規范》,不失為一種有益探索。平臺通過警告、下架視頻、賬號降級、封禁投稿權限等形式,杜絕虛假宣傳行為,維護消費者、商家、博主的權益。
市場監管部門要設立“黑名單”,對于違背誠信、屢教不改的商家和達人出臺相應的處罰措施。即將于5月1日施行的《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通過消費測評等形式推銷商品或者服務,并附加購物鏈接等購買方式的,應當顯著標明“廣告”。
此外,還要探索運用經濟手段強化網絡自媒體監管,對違法違規、違背公序良俗騙取網民捐贈、用戶打賞,獲取流量變現、廣告分成等經濟收益的自媒體,要予以懲治。(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 蓉)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