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病救助的眾籌平臺發展迅速,幫助了不少罹患重病的病人。但是,平臺對善款的抽成也廣受詬病,最近又有媒體報道,除了平臺之外,部分工作人員也在協助籌集善款的過程中抽取傭金,再次引發了網民對眾籌平臺的信任危機。作為網民之間善意互助的橋梁,無論是眾籌平臺還是其他組織或個人,都不能把善意當生意。
大病眾籌平臺有維持運營與發展的資金需求,從善款中抽取部分資金用以維系發展可以理解。之所以廣受詬病,在于抽成比例過高、規則不透明,此前,不少病人家屬在提取善款時才被告知有手續費、服務費等各類費用。而工作人員在正常領取薪資的情況下仍要求抽取“傭金”,不僅有違道德,更涉嫌犯罪。
作為一種求助手段,大病網絡眾籌發揮了互聯網快速、靈活、高效的特點,解了一些困難家庭的燃眉之急,給患者帶來了希望,不失為社會醫療保障之外的有益補充。這是網絡眾籌平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也是其必須規范發展的原因所在。
首先,要完善立法。大病網絡眾籌平臺雖已不是新生事物,但相關立法仍在起步階段。如今,大病眾籌已經進入立法機構視野,去年底公布的慈善法(修訂草案)增加了相關條款,期待在實施過程中進一步完善和細化。此外,也應完善眾籌平臺的監管機制、明確監管主體,為眾籌平臺發展亮出紅綠燈,不能讓大病眾籌淪為部分人非法牟利的“灰黑產業”。
其次,要厘清定位。一直以來,大病眾籌平臺難以平衡的點在于其商業性和公益性。平臺應做到“公益的歸公益,生意的歸生意”,不應一味追求利潤。尤其是針對善款抽成,需制定完善的規則并在顯著位置公示,做到規范透明。
最后,要鼓勵探索。針對眾籌平臺,在強調其公益屬性的同時,不能否認其商業屬性。應鼓勵平臺在商業道德、社會公德和法律法規允許的框架內,拓展盈利渠道,謀求多元營收,實現長遠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給更多患者帶來幫助。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包元凱)